![]() |
動物世界中雌性扮演著繁衍後代重要的角色。 (圖為莫氏樹蛙交配時呈現抱接姿勢,上雄下雌) 攝影:林品萱 |
10月11日是「國際女孩日」,聯合國倡議各國支持女孩平等享有教育及人身安全等權利,讓世界各國每個女孩都能獲得應有的人權與照顧。過去在人類社會中女性的權益曾不被重視,然而在動物世界裡,雌性卻往往扮演著繁衍後代、甚至為整個族群撐起一片天的重要的角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淺山森林中動物女孩的故事吧!
👇點選左下角《閱讀更多》
一般我們認知的蜜蜂,多指「蜂科」及「胡蜂科」的昆蟲,特徵有:
✅ 兩隻複眼
✅ 咀嚼式或舔吸式口器
✅ 蜂腰(第1和第2腹環間有非常細的部位)
✅ 特化的產卵管(就是大家印象中的毒刺)
黃腰虎頭蜂,分布於平地到中海拔山區或住家屋簷下築巢。圖片攝於蘭嶼,圖中2隻虎頭蜂正在食用飛魚乾。攝影:鍾咏慶
![]() |
飛蛾撲的是月不是火!!(圖:plxabay,後製) |
![]() |
想知道他們在找什麼嗎?趕快下載地圖過來玩吧! |
小雪剛過,凜冬將至。在冷颼颼的冬天,森林居民們都躲到哪兒去了呢?是樹洞裡面、還是石頭縫縫中呢?
咦?!原來他們全躲進內雙溪的紙牌遊戲裡了!! 紅楠、大頭茶、大冠鷲、赤腹松鼠......每個居民都躲進色彩不同的牌卡裡頭了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內雙溪「繽紛的森林社區」--紙牌遊戲吧! |
|
水平衡的方程式,說來很簡單:
輸入量(降雨量)=儲存量(截留、窪蓄、入滲與地下水)+ 輸出量(蒸發/蒸散、流出量)。
但如何掌握這其中的數字,可就讓所有的專家大傷腦筋。
|
|
春天,在鄭愁予的詩裡是「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而在如今這個乾旱的暮春,卻是「颱風不來、水庫的口渴不解」。
去年缺少颱風帶來大量降水、今年的春雨依舊欲振乏力,臺灣已經拉起了限水警鈴。媒體上不乏十年大旱的各式報導,然而,我們能做的,依舊只有看看家中的水龍頭是否換上省水標章嗎?面對水,讓我們一起探索家門以外、水管源頭的世界。現在就跟著內雙溪小編,用飛鳥的眼睛,順著臺北市的雙溪,從溪流的上游到下游,看見那些「不在山上的水庫」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