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雙溪自然中心 行事曆

環教課程預約專線:02-2368-0603 #22 環境友善種子 謝小姐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09:00-17:00(中午12:00-13:30是休息時間喔!)
園區開放管理資訊:02-2759-3001#3312 廖小姐
志工導覽預約專線:02-2759-3001#3312 廖小姐

【自然筆記】 那些、不在山上的水庫們 (上)


       春天,在鄭愁予的詩裡是「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而在如今這個乾旱的暮春,卻是「颱風不來、水庫的口渴不解」。

        去年缺少颱風帶來大量降水、今年的春雨依舊欲振乏力,臺灣已經拉起了限水警鈴。媒體上不乏十年大旱的各式報導,然而,我們能做的,依舊只有看看家中的水龍頭是否換上省水標章嗎?面對水,讓我們一起探索家門以外、水管源頭的世界。現在就跟著內雙溪小編,用飛鳥的眼睛,順著臺北市的雙溪,從溪流的上游到下游,看見那些「不在山上的水庫」們。




森林腳下的寶藏

        雙溪的最上游,來自放眼北市周遭,一瞥就容易望見的大屯火山群與五指山群峰之間。借用喜愛盤旋在林上的大冠鷲的雙眼,看見下方那片鬱鬱蔥蔥的小森林。一朵朵的深色樹冠,平日裡撫慰了多少都市上班族渴綠的眼。總是聽人說,「森林是水的故鄉」。果真這樣嗎?跟著雲端掉落的水珠,輕輕降低盤旋的高度,讓我們一起靠近一點,仔細瞧瞧森林腳下的水庫是什麼樣子。

<雙溪的上游,是緊鄰都市的蓊鬱群山>
(圖片來源: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雨滴從天上順著重力加速度墜落,這份即將帶給土地的衝擊,會先被樹上的葉子們緩衝去一大半;一部份被吸在葉稍與層疊的附生植物身上、一部分順著層層跳板如同彈珠臺一般跌跌撞撞而下,落入林下的土壤後,林下堆積的厚厚枯枝落葉層,會先過濾雨滴身上的微小髒污,隨後,這些雨滴們順著樹木發達的根系,入滲進土壤。滲進土壤的雨滴們,一部分成為樹木「儲流保蓄」的蒸散作用來源;一部分隨著地表下逕流快速流入溪河,成為暴雨流出量的一部分;剩下一部份,成為「滯流保蓄」的水源,補注入飽和水層或地下水庫中。

        你可與內雙溪小編一樣,看見了森林腳下的水庫,那如層層濾網般的腐植層、高度發達的土壤團粒、與孔隙錯綜複雜的高滲透率?也許看到這裡,你也已經發現了:與其他水庫相比,森林真正厲害的,並不是「保水」,而是在「保水」之前的「固土」。河川、溪流與水庫的泥砂災害,大部分與上游集水區的沖蝕和崩塌有關。森林的樹冠層、林下植生和枯枝落葉層能覆蓋土壤、減緩雨滴對土壤的直接衝擊,減少地面沖蝕。由於林地土壤的有機質供應較充分,土粒被有機質「黏」成一個一個的小球狀,形成土壤的「團粒結構」。土壤顆粒間的孔隙較小,可以保水;團粒與團粒間的孔隙較大,可以透氣。因為這樣的土壤有具高滲透能力及高導水度,所以林地的坡面很少發生地表逕流,這對地表沖蝕的防止與減低有很大的助益。而樹的根系能增加土壤的凝聚力,讓土壤更加堅固不易被破壞。另外,森林樹木們每日大口喝水的蒸散作用,也讓森林地區在暴雨期間,需要更多水分,才會讓土壤間隙水壓到達危害坡面穩定的程度。

<充滿層次與孔隙的森林底層>
(圖片來源: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這麼說來,雖然森林看似並不能讓人們在乾旱時大筆大筆地拿出腳下蓄存的水來使用,但卻用富有孔隙與彈性的森林土壤調節洪峰,讓所在地區更不容易發生旱災。這點在氣候變遷導致降雨越來越極端的現代,也愈發顯得重要。也難怪巴西在砍除了80%森林以後,面臨「水氣崩潰 (Hydric collapse)」的危機,估計得要種植3萬顆樹,來幫助水庫留住雨季的降雨。

<巴西行水區出現的低水位景觀>
由於缺少森林涵養水源,因此即使二月底時終於降下豪大雨
但大部分溢流浪費,並沒有解決聖保羅1200萬人的缺水困境
(圖片來源:民報)
        除了森林,還有哪裡可以找到那些不在山上的水庫們?且讓我們化身為紫嘯鶇常在溪畔林間穿梭的靈動身影,看見在台灣水資源中不可或缺的──溪流。



留不住流水的溪

        台灣有半數的供水仰賴河川,但面對溪河的態度,卻又是奇怪得讓紫嘯鶇也歪著腦袋不知所以然。尾巴一抖、豔紫色的身影輕靈躍入雙溪的支流──內厝溪。讓紫嘯鶇帶著我們看看,滾滾流水中流逝而過的又有哪些。

<天然野溪的自然風情>
(圖片來源: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內厝溪的上游為發源於擎天崗南麓的內寮山溝,民82年的整治工程,採用彷石塊造型模板護岸。內厝溪則是為了維護兩岸居民與農耕地區安全,自民82年開始到84年進行中游整治工程,在護岸上採取自然砌石形式的設計。

        根據紫嘯鶇告訴我們,有研究團隊監測了一年的結果,發現:在上游使用彷石塊造型模板護岸的區域,因為模板護岸的不透水性無法讓雨水滲透進地表,在少雨季節中地下水也無法釋出,造成該區域水量極大的變化。相較之下,砌石護岸因具透水性,因此較能維持穩定的水流量。

圖片來源:《環境與藝術學刊》第七期
<以溪流狀況指數探討野溪整治護岸之成效>

        (這些事、不用人類研究者一年的調查,辛苦住在這裡的親戚們都知道呀~) 

        紫嘯鶇的紅色眼睛裡是不解、也是不捨。更何況,對居住在這裡的生物們來說,辛苦的不只是豐枯變化的水量,還有溪流因為腹地受限,在有限面積上為了提高流量,均以近乎90度的U型斷面設計固床工。雖然看似河岸穩定了,但卻也使得溪流原有的沖刷、堆積、侵蝕等作用無法發生。單一而均質的護岸,無法滿足生物棲息的多樣性,儘管在工程思維上達到目的,卻把溪流框進了水泥的世界裡,遠離了自然起伏該有的韻律。

        (紫嘯鶇表示,最令人傷心的是,台灣各地的野溪,還正在陸續面臨「整治」這個轉變…)

<貢寮的枋腳溪整治前後樣貌>
(圖片來源:貢寮水梯田

        不只溪流的本身鋪上水泥,觀光與商業的開發,也讓集水區遭受建築物與道路的侵入。依Honer(2000)文中提及,當集水區內總不透水面積達10%以上,則溪流之生態系就會開始遭受傷害。(小編的思緒不由得脫離了小小的雙溪,想到遙遠山頭上的萬大水庫……) 而這些無法入滲的珍貴水源,不僅無法補注地下水,當它們侷限在小小的河道中開始肆虐時,人們就只好想辦法用更高的堤防來圍堵這股力量。自古老無比的年代開始,從傳說中的鯀到現在的人們,一直在跟大自然玩這築牆比賽的惡性競爭。也有人採用禹的方式,只是更帶上一些移山填海的霸氣:截彎取直。

        紫嘯鶇在一聲尖銳長鳴後遠去,接棒的是住在大佳河濱公園旁的小白鷺。雙溪故事至此,已經匯入了基隆河、那曾經彎彎曲曲的基隆河。小白鷺說起基隆河曲折的故事:基隆河的上游是雨量驚人的平溪,每逢豪大雨,下游往往容易造成水患。於是學者專家研究後,決定把基隆河蜿蜒九轉的河道拉直,讓水量可以迅速宣洩出海。這也就形成了現今的士林商業區、內湖科技園區,以及小白鷺棲身的大佳河濱公園等地。

<圖中可清楚看出被「截彎取直」的斜線區域>
(圖片來源:國政研究報告-永續(研)090-046號)

       被拉直後的基隆河,也許是有效減少了台北市的水患。但也帶來其他的問題:河道縮短後,感潮河段(小編按:河川的水位和流量會受到潮汐影響的河段)變得更向上游延伸,就水利思考而言是更容易倒灌;就小白鷺的眼光來看,是受到鹽度影響的範圍變大了。而被拉直並縮窄河道的基隆河,大量減少了儲水和滯洪功能,築堤失去的洪氾區,讓行水區內的水位更容易升高。

        說到這裡,小白鷺偷偷講了一個遠方聽來的故事:1950年代,德國人對萊茵河的許多支流進行截彎取直,卻造成水患更加的劇烈;直到1980年德國政府才將已截彎取直河道部分再改回原先的自然彎曲,以恢復原來的河川樣貌。採用就地取材的方式實施生態工法,且鼓勵附近居民在屋頂建設蓄雨水池。

        紫嘯鶇悲傷的水泥護岸,和小白鷺曾經的九轉曲流,說起溪流再留不住流水的故事。而這些流水至此,已經貼近城市的中心,堪堪就要穿軀而過了。那麼,城市裡的水故事呢?小白鷺慢條斯理地踱開,一群麻雀吱喳而過。帶我們站上電線杆立成的枝頭,看看城市中的水故事。

城市裡的麻雀,又將帶我們看見什麼樣的都市水故事呢?
我們下集繼續。請繼續收看 <那些、不在山上的水庫們 (下) >






【特別預告】

        對本次跟隨雙溪飛鳥的旅程感到興味盎然嗎?內雙溪自然中心將在5~6月推出【上下遊雙溪】水資源教育培力系列課程。屆時可不只用飛鳥的眼睛走過,將實地帶著你一起走入溪流上、中、下游的流域,從最開始的水圳到下游的河口,近身細看每一段河域中,溪流與人們的故事如何彼此鑲嵌在一起,又如何影響了在流域中的生命們。

【上下遊雙溪】將推出三個梯次,每梯次共1.5天。第一梯次5/13(三)、5/17(日),第二梯次6/10(三)、6/13(六),第三梯次6/24(三)、6/28(日)。

歡迎對水資源有興趣的你,一起報名來參加!(報名連結請按我)





※ 延伸閱讀:
  1. 《環境與藝術學刊》,<以溪流狀況指數探討野溪整治護岸之成效-以內厝溪為例>,
        薛方杰,2009
  2. 《科學發展》,<水文循環與洪水>,游保杉,2004
  3. 《水資源管理季刊》,<從健全都市水環境談雨水滯蓄措施之應用>,廖朝軒、蔡燿隆,2002
  4. <種樹造林是水土保持的萬靈丹?>,鄭皆達,民87
  5. 低碳生活部落格:<因應氣候變遷,創造海綿城市>
  6. 溪流環境會訊:<基隆河整治對沿岸居民的衝擊>,鄭明修
  7.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基隆河截彎取直與水災關係分析報告>
  8. 環境資訊中心:<研究:保護樹木、草地,可降低都市水患風險>
  9. 民報:<經濟學人:防止聖保羅乾旱惡化 種3萬顆樹涵養水源>
  10. 中時電子報:<打造海綿城市,兩岸同步新政>
  11. 內雙溪自然中心:<打造永續雨撲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