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雙溪自然中心 行事曆

環教課程預約專線:02-2368-0603 #22 環境友善種子 謝小姐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09:00-17:00(中午12:00-13:30是休息時間喔!)
園區開放管理資訊:02-2759-3001#3312 廖小姐
志工導覽預約專線:02-2759-3001#3312 廖小姐
顯示具有 精選內雙溪-課程花絮-深度專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精選內雙溪-課程花絮-深度專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鷲在內雙溪:花季活動回顧】

 【鷲在內雙溪:花季活動回顧】

感謝所有參與內雙溪5月花季活動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段紫色魅力的時光吧。

鷲鷲FUN學趣∣2023年度總回顧

 1個月就要度過2023!

 大地誌的新粉、鐵粉們,今年有沒有參加到臺北市大地處的淺山環境教育活動嗎?

#內雙溪 #內溝溪 #貴子坑有著不同的森林、溪流、地質主題課程,你體驗過哪些呢?

跟著小編一起回顧我們在2023年共創的精采吧!

71場環境教育活動,超過3,200人次參與

【15場學校戶外教學】

                                                                            與我們一起暢遊在內雙溪體驗森林,在內溝溪仔細觀察認識鳥類、溪流及地質;在貴子坑一同學習破壞後,如何運用科學知識修護自然。

【17場主題活動】


                                                                             場場秒殺的報名,400多人與我們環教師渡過3小時的有趣活動

  【33場團體報名】


                      4場台語專場考驗多年未講台語的環教師,全程陪同用台語來講環境。

                          4場遠從中壢而來機關團體,一同來開啟五感,重新找回自然感

                          4場弱勢課後群班學童,來瘋自然,鷲好玩

 4場外展推廣】

3場大型活動】

  • 鷲鷲的森林遊戲場∣貓空樟樹步道


   首次私有地輔導造林,聚集了貴賓、社區居民、親子大眾等200名環境行動家,
攜手種下一個城市希望森林;結合2050年國際淨零排放趨勢,設計環境教育闖關。

  • 鷲愛內雙環教月花遊趣∣內雙自然教育中心


創新的特別企劃,碳組合盆栽,跨界合作免廢市集

環境行動,自然教育中心一整月賞花趣

  • 鷲鷲的神秘夜生活∣碧山露營場 

 

有趣充滿知識水保大解答、友善行動超CHILLCamping、鳥瞰世界的生態攀樹、

揭開淺山森林夜晚的神秘面紗、細數天際星空的浩瀚。


感謝一起鷲鷲FUN學趣的你//我們

環境因你而美好

 

未來,還要很多有趣好玩的,邀請大家一起跟著來玩共學喔~

#臺北大地處淺山環境教育推廣計畫

#內雙溪自然中心

#內溝溪生態展示館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


【活動花絮】112年與台語路-團體家長分享花絮文

 


文章出自台語路親子團團員-王雅玲 ,華文翻譯-林依蓉 


昨昏真感謝冰淇淋老師和小武老師遮用心準備課程,過程閣耐心引導囡仔。我有寫一篇台文的記錄,分享予逐个:

昨天非常感謝冰淇淋老師和小武老師這麼用心準備課程,過程中很有耐心引導孩子。

 

昨昏參加依蓉in公司 #環境友善種子公司 和市政府佇內雙溪合辦的台語生態課程「繽紛的森林社區」。

昨天參與依蓉公司「環境友善種子公司」與臺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共同舉辦台語生態課程【繽紛的森林社區】

【活動花絮】讓森林取之不竭的「淺山森林永生術」

你有聽過「🌲森林管理(Forest management)🌲」嗎?

為什麼森林需要管理,甚至經營?而「森林管理」跟你我有什麼關係?

以上疑問若你一時間讓你腦袋空白一片,熱烈邀請你繼續往下瞧瞧😉

  👇點選左下角《閱讀更多》

【線上課程花絮】防疫在家,跟著聲音來趟小旅行!

透過Kahoot線上遊戲,讓我們一起找回耳朵的敏銳度!

  今年的暑假真的很特別!相信小朋友們都因防疫措施窩在家,直到8月底才稍微能外出享受最後的暑假時光。是不是在這段期間,你開始感覺到越來越嚮往到大自然及森林裡透透氣呢?除了美景的視覺享受讓我們想親近大自然外,你是否察覺過大自然帶給我們的「聽覺」舒適感受,其實也是讓我們會想親近大自然的原因之一呢!

 👇點選左下角《閱讀更多》

⛰淺山環境知識+|山林小霸王-虎頭蜂

     一般我們認知的蜜蜂,多指「蜂科」及「胡蜂科」的昆蟲,特徵有:

✅ 兩隻複眼

✅ 咀嚼式或舔吸式口器

✅ 蜂腰(1和第2腹環間有非常細的部位)

✅ 特化的產卵管(就是大家印象中的毒刺)

黃腰虎頭蜂,分布於平地到中海拔山區或住家屋簷下築巢。圖片攝於蘭嶼,圖中2隻虎頭蜂正在食用飛魚乾。攝影:鍾咏慶

🏔淺山環境知識+|森林裡的青蛙撞奶-面天樹蛙

面天樹蛙的卵,是不是像極了青蛙撞奶的粉圓呢? 攝影:鍾咏慶
走在山間溪流旁💧,
若你看到腳邊的落葉堆泥土縫隙中
一粒粒像是青蛙撞奶的粉圓
那可不是有人打翻飲料呀!
而是🐸面天樹蛙的卵

👇快按左下角《閱讀更多》認識面天樹蛙👇

【活動花絮】向地方小農取經,「食」出生活好品味

   
     今年度內雙溪自然中心的主題活動「食況轉播」系列課程,首次與溪山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辦理,期望由淺入深地帶領民眾認識農業、體驗農務、並直接走入有機農田,親自感受泥土與作物帶給你的感動,與躲藏在農地裡的小生物開一場自然狂歡派對。
學員與溪山社區夥伴的合照

【活動花絮】食況轉播1、2、3


一個半月的時間過去,31位夥伴抱著親手栽種與照顧的蔬菜,收穫滿滿地合影紀念。

讓我們一探究竟👀三次的課程中,
👉做了什麼農務工作
👉玩了哪些好玩的遊戲
👉衍伸多少的食農議題

【活動花絮】2019.09.07 森林六足之旅 夜間觀察


夜訪內雙溪・蟲鳴蛙叫新體驗
2019.09.07
深夜降臨時刻,大朋友小朋友帶著手電筒,
前來一探究竟👀夜晚的內雙溪,有哪些生物在熱鬧開派對!

在我們拍大合照的時候,有一隻澤蛙跳入人群裡,看來,牠也很想入鏡呢!

當我們抵達研習教室旁的生態池時,

眼力極佳的老師,一眼就發現水池底下的「光潤金線蛭」正在享用晚餐,
這種水蛭不吸人的血,而是掠食螺類,福壽螺就是牠的獵物之一,
所以,農夫特別喜歡的光潤金線蛭,稱牠為「農田好幫手」,一點都不為過!
牠對水域環境的污染程度很敏感,我們能在內雙溪發現牠,表示這裡的水質很乾淨。
咦?!怎麼有一隻蟾蜍在面壁?
走進臺灣池的一旁道路,聽見腹斑蛙、小雨蛙的叫聲,
道路兩旁,還有2隻貢德氏赤蛙,傻傻地望著我們。
走在最前面的老師,正巧遇見2隻小黑眶蟾蜍,
牠因為驚嚇,而排出透明無色的液體,
這種液體的成分與尿液不同,為警告敵人的一種保護機制。
接著有1隻螽斯,被我們手電筒的光源吸引,而讓我們有機會好好觀察牠,
仔細觀察螽斯腹部尾端,若有產卵管,就可以分辨是雌蟲。
當天我們觀察到的2隻,皆是雌蟲呢!

課程的尾聲,小朋友們紛紛數著今晚看到的生物,
互相討論、分享自己最喜歡哪種小動物、哪個地方最好玩最特別、有的人捨不得結束、有的人下次還要再來找生物…。
蟲鳴蛙響這般美好的體驗,開啟了大家關心生態的一扇窗,
讓我們一起努力,守護優美的環境,
留給野生動物一個安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