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2006 Ford Escape TV commercial-Taiwan > |
這回工作假期的內容十分特殊,綠手指的對象不再是盆栽、香草、或園藝景觀,而是──建構溼地:內雙溪自然中心的生態溝改造工作。在課程前,大家先從桌上美麗的照片開始,逐漸從夥伴和自己的分享中找到彼此對「溼地」的經驗與想像。
那些我去過的、心中想像的、想親近的溼地,會是什麼樣子呢?
|
這些雜草蔓生、泥濘軟爛的溼地,卻是世界上25%糧食的生產來源!根據生態學家尤金.奧頓(E. Odum)指出,濕地的總生產量,是一般良田的2倍半到4倍,高居地球所有生態系統能量生產中的第一位。
而溼地厲害的,遠不只豐富的生態系產能。除了常常肩負都市中廢水處理的水質淨化功能以外,溼地的土壤同時也涵養著乾淨的水源、面對極端氣候的威脅,還有滯洪防災的功用。特殊的生態環境,提供了許多生物棲息的空間,也蘊藏著龐大的基因庫,因此全台的82處國家重要溼地(營建署,2011),有「台灣的82艘諾亞方舟」之說法。
看似閒置的小溼地,卻是讓內雙溪後山的夜晚,
因動物而平添許多熱鬧的大功臣。
|
不只是不簡單的溼地,所謂的「生態池」原來也是一個不簡單的名詞。
並不是只需要一池清水,就可以稱作「生態池」。除了「土、水、(水生)植物」三大主要元素以外,也還需顧及這些元素的搭配與設計,是不是符合生態的精神。從水域的邊緣形狀、水畔的坡度、到底質的厚度、水生植物的栽種與選擇……都有背後友善環境與生物的理念跟要求。
瀚元講師用案例分享的方式,在白板上畫出溼地的剖面,圖解說明各個部份施作的主要原則與注意事項。原來,挖池子不只是想要多深便挖多深,還需考慮底質的厚度;池底的防水,要考慮施作材料是不是對環境友善,可不是鋪上水泥便大功告成;水池的坡岸,也不是堆上石頭砌出池壁邊緣就可以,還要有由淺到深的平緩坡度,營造出足夠的推移帶,也方便其他動植物在水畔生長、進出、活動。
垂直的池壁 是動物們想親近水域的一大挑戰 |
隨後,講師也介紹了這次工作內容中很特殊的一個工項:晶化工法。不同於使用防水布鋪面、甚至澆灌水泥等不透水材料製作底部的防水,晶化工法利用原本的底土,加水充分攪拌後,讓其自然沈澱。沈澱過程中的大顆粒會先沈降,而後沈澱的細粒自然會填補大顆粒間的空隙。反覆操作數次之後,就可以利用土壤重新排列後的緊密結構,達到防水的目的。古早台灣的水田也是用同樣的方法,派出耕牛踩踏土壤,做出水田底部的蓄水層。因此,這防水層又被叫做「牛踏層」。
利用牛的踩踏,攪動水田底部的泥土晶化以達到防水, 是老祖宗長年以來的生態智慧。 <圖片來源:貢寮水梯田部落格> |
內雙溪的生態溝,因為上方蓄水池的水壓,導致山壁會不斷滲水,土壤常年潮濕泥濘。當初為了解決此一問題,才建置了生態溝。但原有的規劃,因溝體底部地形的高低有別,導致靠近樓梯的前半段水岸較低窪處常常積水,潮濕的爛泥也不方便小朋友親近水邊觀察生物。
改造前。畫面中下段的邊緣砌石,即使在旱季也都泡在水中。
溝旁的泥土也永遠都是潮濕泥濘,不方便靠近。 |
看看福壽螺和石田螺有什麼不一樣!
雖然種種因素下,無法完全移除,但短暫空出的生態區位, 可以幫助石田螺在外來種的強勢侵襲下,更努力站穩腳步。 |
彎下腰,拿著水桶,一起來清除福壽螺大軍 |
四隻圓鍬一起動工,尾端的水池開挖啦~ |
先把沉在水裡的石頭都請出來吧!
|
七手八腳的排列石頭、運土、補土。大夥兒都弄得一手泥巴。 挖土的過程中,也親眼實見了上課提到的、底土的不同分層。 |
因為完工後的形狀頭尾瘦長,近似台灣的形狀,
夥伴們叫它「臺灣池」呢! |
終於完工了!!今天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不過,生態溼地的營造可不是這麼簡單。還記得早上的室內課嗎?三要素中的「土、水、(水生)植物」裡面,我們已經完成了前兩項。明天,講師就將帶領著我們,一起把合適的水生植物從園區四處找來、移入他們的新家囉!(下期待續)
雖然現在還因為剛工作完成而泥水混濁, 不過,我們都會等待她變得更好的新面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