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雙溪自然中心 行事曆

環教課程預約專線:02-2368-0603 #22 環境友善種子 謝小姐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09:00-17:00(中午12:00-13:30是休息時間喔!)
園區開放管理資訊:02-2759-3001#3312 廖小姐
志工導覽預約專線:02-2759-3001#3312 廖小姐

[自然筆記] 世界河川日,雙溪上下遊

        雖然與現今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大相徑庭,但臺北盆地著實是個被水系與山群包圍的樂土。大屯火山群在北部形成獨特的地質景觀,吸引了清代的郁永河遠渡黑水溝來考察硫磺礦藏;沈積地層從古老的海洋裡升起成為西部麓山帶,供居住在此的子民從地底的骨脈取得富有經濟價值的煤礦、鑿出堅硬可作為建材的安山岩。

        歷經百萬年前的地殼變動後,古淡水河也終於定下如今綿延曲折的樣貌,接納了來自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三方的水系,世代供養了早期發展於此的平埔族人,也孕育出台北城中最古老的漢人聚落──艋舺(平埔族語Bangka,獨木舟之意)。

日治時期,日月潭原住民所使用的獨木舟,
型態上也許就十分接近平埔族的「Bangka
(圖片來源:前衛出版社)



        於山、於水,這塊土地的樣貌,都密密影響了居住其上的人們、而世世代代後,人們也同時影響改變了這塊居住生活的土地。

        百年過去,水門外的河川中已經見不到「莽甲(Bangka)」的身影;水泥建築也讓清代的採石場徒留遺跡。但,城市邊緣的天際線上聳立的,依舊是不語的山頭;堤防外的河道中奔流的,仍然是百年前曾經灌溉生養起臺北盆地發展的水。

        如今,這些構成台北歷代住民生活的地景,又是什麼樣子呢?雖然淡水河之源的塔克金溪,深藏在大霸尖山背後的深谷中,不過,他還有一條台北市內的重要支流,雖然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精彩,但卻可以在短短的旅程內,從上游到下游完整走訪──我們就一起跟著內雙溪小編,帶上簡易的水質檢測藥劑,看看「雙溪」從上游到下游的樣貌,以及河流與城市共居以後的改變吧。

        雙溪,比較為人所知的通常是「外雙溪」這個名字。由內雙溝溪和菁礐溪匯流而成,在匯流之上的區段一般稱為「內雙溪」,匯流之後就是俗稱的「外雙溪」了。而追溯起雙溪的源頭,可以一路追上陽明山平等里的左右兩側。右手邊,150年歷史的坪頂古圳,說著雙溪與先民的古老情緣。左手邊,是萬山煤礦的殘破遺跡,講著臺北盆地50年前的產業樣貌。

水圳與梯田,是雙溪與人最初的互動
(圖片來源:台北市親山步道主題網)

        從陽明山的山麓上順流而下,途中經過鄰近內雙溪自然中心的碧溪橋。



        橋下的淙淙溪水及平坦大石,每到夏天總是吸引許多民眾來此烤肉消暑。這個河段同時也擁有雙溪最大的自然潭面,幽靜而靈氣逼人的深潭,似乎也讓不少修行者選擇來此精進。那麼,讓我們用肉眼和水質檢測的簡易藥劑,一起看看這一段的雙溪模樣吧。

水質檢測的結果,溶氧量高,酸鹼度則是靠近8的深綠

        這裡還算是雙溪的中上游,溪水的樣貌相當多變。靠近岸邊的淺水區裡有小小魚苗游動著,河道中間的深潭裡有成年的苦花、台灣石賓等屬於上游河川的魚類。附近的河岸上,不時出現紫嘯鶇尖銳的長鳴及美麗的紫色羽翼。使用藥劑測試,這裡的酸鹼度顏色落在深綠色一帶,應該是中性偏鹼一些。

        沿著至善路往下游河段前進,雙溪在途中分成兩股又重新會合。河中烏龜島上的第一排房子,當地人會指著它說:「張大千就住在那裡。」會合後再往下游不遠,右側也有一條支流來會。這裡,就是大家提起「外雙溪」三字,印象最深的故宮前方。



        我們隨著內雙溪小編一起穿過馬路,從故宮對面7-11旁的小徑走進去,就看到了潺潺雙溪在橋下的身影。寬廣的河面,靜靜地流動著。比起上游的碧溪橋,這裡的溪水變得和緩安靜,但溪畔依舊有許多自然的溪石,上頭站著三兩隻耐心守候的夜鷺。下去取水樣的小編驚擾了一條蛇兒,細細的身子咻的一下鑽進水中,頭一抬一抬地游走了。

檢測的結果,PH藥劑顯示出的水色微微淺綠。

        過了婆婆橋,雙溪的兩岸開始出現許多水泥構造物。房子與水,越來越接近了。這裡的水質比起碧溪橋要明顯偏酸,溶氧量還是不錯的。

        離開故宮前方的婆婆橋,繼續沿著至善路,經過中影文化城後,來到東吳大學對面的至善公園。穿過至善公園的榕樹群,沿著斜斜的草坡下切,青翠的雙溪就在眼前。



        這裡的臨溪樣貌又截然不同(至善公園前,就是臨溪橋)。接納了所有從山區會進的支流,河道變得寬廣,不斷潺潺而過的流水,看得出水體變大、流速也增加了。兩側的水泥護岸變高、變得陡直,河畔也多出一條寬寬的綠帶行水區,平時是屬於各種植物的空間。別墅區就位在水岸第一排,但保持了高高在上的安全距離。

檢測結果,這裡的PH值又回復偏鹼性的深綠,溶氧量高。

        在粼粼的波光中定睛細看,可以看見水底溪石間,有不少慈鯛科魚類黑色的胖大身影,在近岸的草叢間穿梭來去。日前,內雙溪自然中心的學員們在此作生物調查時,還意外發現一隻剛脫殼的毛蟹呢!

        離開至善公園,馬路上的車子明顯變多;道路也暫時和雙溪分開,不能長相左右。不過,在泰北高中前的雨農路右轉,我們就又回到雙溪身邊了。



        自此開始的雙溪,變得越來越有城市的氣息。我們再無法只是穿過一片草皮、或者下切一道小坡,就能親抵溪水旁邊。沿著河堤的人行階梯往上爬,階梯上的警語提醒大家颱風汛期切勿進入河濱公園。

        雨農橋下的河濱公園,架設了一排小小的兒童遊樂設施。越過草皮,看見緩水靜流的雙溪。湖綠的水色,已經不復見溪底的石頭。偶爾,可以看見潛底的魚兒浮上來吐泡。兩側的行道樹綠意盎然,成排的綠蔭往上游延伸,視野最終還可以連到以陽明山作為背景的深綠底色。

酸鹼度的測試,明顯發現變成比起上游的深綠,更偏向黃綠色了。

        離開雨農橋,順著堤防往下走,不久,就來到與天母交會的福林橋下。

        同樣是翻過河堤的階梯而下,但,這裡的景象就沒這麼可喜了。來自中山北路天母方向的大排匯入,這裡的雙溪水,開始呈現暗濁的墨綠色,水面上也出現一些白白的浮沫。站在河畔時,撲鼻而來是明顯的水溝味。不過,還是有不離不棄的白鷺鷥,就站在大排匯入的匯流口守候著。若說雨農橋下的雙溪,是一盞白毫烏龍的微笑;那麼福林橋的下的雙溪,就是泡泡太多又過甜的摩卡,黏重滯口。


溶氧量變成比較低的粉色,酸鹼度也更加偏酸性了。

        離開充滿味道的福林橋,向科教館的方向行去。科教館的側近,就是美崙公園。越過美崙公園對面的堤防,來到雙溪橋畔的河濱公園。



        這裡的水,已然有了「河」的樣貌,難以再和苔痕班班的溪石、與會躍出白色閃亮水花的歡快雙溪作聯想。河堤內整齊寬闊的水面被風吹起陣陣浪湧,河堤外高高低低的大樓組起了玻璃色天際線,閃亮的金屬質感與河面的粼粼水光互相映襯,很有城市水濱的超然冷硬風采。

溶氧量比福林橋下高一些,酸鹼度也回到中性的淺綠。

        再往下,雙溪就即將匯入基隆河了。從發源的陽明山山麓開始,短短幾公里的路程,我們從上游到下游,直觀地看見了雙溪的樣貌。溪石歷歷、飛揚佻脫的活潑川流,循著圳道、流進人們的梯田裡;被雙溪淨水廠攔下、流進士林與北投地區的自來水管裡。漸漸地、不再大老遠地進入圳道或水管裡繞轉,悠悠雙溪水開始和人們比鄰而居。漸漸地、住得越來越近、拘束也越來越多,畢竟,誰都不想身邊住個性子暴烈的鄰居。漸漸地、越來越多的除了拘束,還有來自大排、與其它排水管路的負擔。最後,雙溪就變成了自行車道旁的那一線風景,釣客笑說裡頭有許多大魚、但污染太重了不能吃的。

        河面上吹來一陣氣味清爽的風。

        那麼,你看見了嗎?屬於溪流的、河川的、水的生命。從來就不僅僅是流過而已。

        形塑了人們生活型態的水、終究也禁錮在城市的框架中而被形塑。但與溪流互動的,不只是人們,還有那些在水岸林間尖銳長鳴的紫嘯鶇、溪石之間銀閃閃的苦花、婆婆橋畔等待的夜鷺、臨溪橋下努力的毛蟹、福林橋天母大排前不離棄的白鷺鷥、躲在墨綠色水底吐泡的琵琶鼠......

在碧溪橋下遇見的馬口魚

        我們對水的互動,也不僅僅是扭開水龍頭而已。碧溪橋畔的夏天,烤肉戲水的人群中可能也有我們歡快的笑聲;福林橋下的浮沫,追溯源頭也有可能是我們家中的清潔劑;雙溪河口強悍生存的肥碩琵琶鼠,可能是水族缸裡多年前放生的那一隻......而在溪水之外,還有更多。

        水從雲下,而為雨。而為溪流、而為川河、終為江海。我們從這條亙古的軸線裡,取了一瓢,變成「人們用的水」。於是乎水變身成各式各樣的形貌,也許是棉T恤、也許是寶特瓶、也許是各式各樣便利而乾淨的東西。最近,人們又發明了一張小小的貼紙,貼在這些東西上,用來重新看見這些變成了東西的水,大家叫它「水足跡」。

        現在,你看見了嗎?屬於溪流的、河川的、水的那許多故事。

        為了提醒大家,聯合國將每年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訂為「世界河川日(World Rivers Day)」,作為全世界重視、保護河川的日子。2014年的「世界河川日」就在今天:9/29日。隨著內雙溪小編,將雙溪上下走遊一回以後,也別忘了去關心一下離家最近的那條河、或者任何一樣手邊變成了東西的那些水。河川生態與水資源的保護,需要大家一起看見、一起實踐。


※ 延伸閱讀:

水足跡計算器(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2012 水資源日,帶你認識水足跡(環境資訊協會)

從淡水河口附近河段之今昔談起〉,范光龍

台灣水文館:淡水河的污染(台灣人文社會電子影音數位博物館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