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雙溪自然中心 行事曆

環教課程預約專線:02-2368-0603 #22 環境友善種子 謝小姐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09:00-17:00(中午12:00-13:30是休息時間喔!)
園區開放管理資訊:02-2759-3001#3312 廖小姐
志工導覽預約專線:02-2759-3001#3312 廖小姐

[自然筆記] 拜訪森林的設計師,從自然中發現生活靈感

發現樹木的生機,尋找來自自然的靈感
  李奧帕德(Aldo Leopold)在《沙郡年紀》(A Sand County Almanac)中有個雋永的小故事「像山一樣的思考」,其中的涵義便是告訴我們:「山活得夠久,所有的生物都蘊藏著他們存在的道理與意義,因此我們應該要學習像山一樣的思考。」

  自然的智慧就在於千萬年演化中的萬物間。 在你我的生活之中,有多少習以為常的事物其實是承襲自然的智慧,蘊藏著自然運行的道理?你發現過嗎?


       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從小學寫著世界上數一數二艱難卻也最優美的文字,在書本或是老師告訴我們文字的起源前,你是否早已發現文字跟某些自然物長的有些相似?
  
  早在西元前四、五千年古埃及就創造了象形文字,藉由看見的自然,繪畫出圖形並轉換成文字,流傳千古;不僅是埃及,整個華夏民族也創造出自己地域上的象形文字,發展至今,仍有許多的「字」是模仿自然界的事物演變而來。隨著文字的出現,古人們的智慧得以傳承,寫下流傳千百年的歷史與文學創作。

象形文字是華夏智慧的結晶,是古人們模仿自然形體所幻化出來的文字
圖片來源:互動百科 http://www.baike.com/ipadwiki/%E8%B1%A1%E5%BD%A2%E6%96%87%E5%AD%97
 
  在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食、衣、住、行裡,更多更多像是 : 植物是怎麼種植的?衣服圖案為什麼這樣設計?房子這樣蓋、這樣設計有甚麼道理?或許答案都藏在大自然中。
一起去尋找大自然中的設計大師吧!

食:向自然學習-友善耕作
 
  樹木的落葉、動物的糞便,甚至是其他生物的死亡回歸土壤都能滋養新的生命,除了種出健康的食物,也能讓土壤越來越肥沃,這是自然界原本存在的智慧:土壤的生成、水的去留、植栽的生長死亡都遵循應有的規律,孕育出生生不息、富饒的大地。

        現今師法自然的耕作概念,像是有機耕作、自然農法等,開始逐漸取代使用大量農藥、化學肥料下的產出 - 沒有任何缺點的美麗作物。永續健康的土地,產出健康的食物,才能供給世世代代的人們永續的健康。現正最流行的思潮,你趕上了嗎?

        內雙溪自然中心試著帶領民眾探尋自然中作物的新生與殞落,為家中的廚餘、咖啡渣,園區裡的雜草、落葉獲得新生,運用大自然中有機物質分解循環的法則,將其幻化成堆肥,化成健康又永續的作物的溫床,雖然過程並不輕鬆,但有機堆肥的過程、對於土地的回饋以及共同努力的成果,將成為參與者心中最豐碩的收穫。(更多資訊請參考 春泥更護花

將垃圾變黃金:友善耕作堆肥法!

雖然不輕鬆,但擁有成為大自然一份子的滿足~


衣:與自然相連結的精神-排灣族與百步蛇

  在你欣賞原住民文化時,是否曾好奇衣飾上不斷重複出現的圖騰,是因為形狀特別?顏色鮮艷?還是有著更深層的象徵?才讓這些圖騰伴隨著文化生活不斷傳承。
  
排灣族圖騰-百步蛇
圖片來源:http://www.boco.com.tw/DesignElementData.aspx?ItemID=1106
        以台灣最有名的排灣族百步蛇圖騰來說,具有強的反擊力量大百步蛇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彼此間也不互相攻擊,是安定穩重的的生靈。因此取自百步蛇花紋的菱形圖騰就象徵著排灣族頭目的性格 獨立、安定、和平,也成為了排灣族的文化精神上的重要象徵。這類尊敬自然精神的傳承至今也變成了原住民文化中特有的藝術與態度。  
註:圖騰(totam、totem或toodaim)一詞,源於北美阿爾岡昆布洛(Algonkian tribe)的奧吉布瓦族(Ojibwa)的語言。原意為:超自然的保護物(王馨瑩,93)。原住民社會中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圖騰,他們象徵不同的精神、故事與傳說。

百步蛇
資料來源:http://blog.sina.com.tw/30839/category.php?categ_page=7&categoryid=115157
住:擁有生命的建築-仿生建築

   你知道怎樣讓建築也充滿生機嗎?其實建築本來就與自然相融合,只是現在的我們在鋼筋水泥的建築中慢慢的遺失了!如何使建築不成為環境的問題?如何使建築擁有生命呢?這件事就讓仿生建築學告訴你其中的奧秘吧! 

車前草-葉片排列的秘密
圖片來源:太和養生網http://www.thysw.net/culture/102.html

  像是螺旋結構的轉化,例如,車前草的葉片一般呈螺旋狀排列,特定的葉片夾角讓全株植物葉子的受光效率達到最高,這樣的靈感則運用到建築上的透光率,像是紐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運用這樣的原理使得美術館得以接收到最多面積的陽光,也減少了電燈的使用師法自然,回饋自然,這也就是仿生建築最重要的精神。

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內部建築照
圖片來源:
http://lienyuwen910348.blogspot.tw/2012/05/guggenheim.html
仿生建築不單單只是模仿生物的形體,更是發掘造物者創造形體背後的意義,仿生建築學分成:城市環境、使用功能、建築形式、組織結構的仿生,不一定是單一面向,有很多是綜合型的仿生,透過觀察自然、了解生物構造的用意藉由現代科技與設計巧思轉化成建築。


行:效仿動物的韻律-交通運輸

  為什麼鳥兒會飛?飛鼠得以滑翔?為什麼鴨子會游泳?魚兒則能水裡優游呢?動物們的移動有著各種不同的方式以及他的奧妙。

  20世紀初,萊特兄弟觀察鳥兒的飛行,經過幾千次的實驗、革新,在1903年製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經過材料的發現、科技的發展革新出現今的飛機。因為觀察自然生物的特性,加上人們的想像與創造力,促使現今的我們得以翱翔天際,克服高山、海水所造就的天然屏障。
       
      除了飛機、滑翔翼模仿飛鼠張開的羽翼、船的前行則靠著像似鴨子蹼的槳......許多的運輸都效仿自然的律動,因為揭開自然運行的秘密,才得以有今天便捷的社會呀!


梳著龐克頭、身型流線靈巧的「紅嘴黑鵯」
圖片來源:羅東自然教育中心

飛機加快了不同種族的交流與連結~
圖片來源:http://big5.huaxia.com/tslj/cfht/2013/05/3339891.html
  
        順應著自然的定律,讓自然創造出更多生命,讓生命與生命連結,才能形成一個功能完整的生態系統,為自然與生命創造了更多的機會(Janine Benyus,2009)。在人口越來越多,科技越來越發達的現代,人與自然脫節的社會裡,我們更要努力喚醒心中與自然之間的連結,順應自然運行的道理,回歸一個更自然、永續的生活模式。

  內雙溪自然中心在今年落葉紛飛、充滿詩意的秋天季節裡,開辦兩梯次的「森林設計學院」課程,與學員一起觀察生活中的設計與自然元素之間的關係、發現大自然中令人驚艷的適應本領、體會生命奇妙的演化道理,並從自然之中發現的靈感,創造生活中的有趣設計,讓人生增添更多不同的想像。課程簡章與報名資訊將於近期內發佈,請持續關注內雙溪自然中心部落格~期待與您們一起探索自然裡的設計元素吧!

期待與您一起探索自然的設計元素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