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到了!雞對於我們的貢獻可是不容小覷喔~每逢過年過節、生孩子做月子、冬天的進補幾乎少不了牠!《食力》網站整理了2015 年台灣的人均雞肉消費量共達31公斤(台灣人在2015年總計共吃了73萬公噸的雞)!農委會在2016年也調查台灣每天共吃掉的雞排數量,共25萬片以上 !哇!這麼大量的雞,到底怎麼進到我們胃裡呢?
來自遙遠彼方的「雞」
2015年台灣「進口雞」的總量已高達20萬公噸,相當於1,000尾的藍鯨被運送來台灣,這些雞經過產地的處理、冷藏、運送、檢驗...層層關卡最終才能展現給消費者挑選,在這些重重關卡中「雞」從產地到零售商前皆需一直保持在0~4度之間的冷凍溫度中,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超過攝氏8度!經過這些關卡才能讓消費者吃到好吃、安全的雞!
圖片來源:<食力>:台灣人有多愛吃雞 2015年平均每人吃掉31公斤 |
這運送過程中的「食物里程」卻是相當驚人!有研究指出同樣運送1公噸的的食物,若採用空運每公里將排放1260g二氧化碳,採用船運將排放207g,採用鐵路運輸將排放41g二氧化碳, 1公噸的雞從美國運送到台灣(空運計算)總計耗費15,433,74公斤的二氧化碳啊!相當於騎機車騎了257,229公里,可以繞台灣225圈(台灣海岸線總長1140公里)是相當驚人的數量,其中還不包含冷凍、冷藏所消耗的能量,在享用一隻雞的美味時原來除了雞本身還蘊藏了如此多的環境成本。
照顧環境從生活所「食」開始
在交通便利以及科技發達的現今,我們想要吃到美國的雞、紐西蘭的奇異果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是也因為這樣的緣故,成天有許多的陸運、海運、空運這些食物飛來飛去,當我們吞下一個來自國外的食物時,也吞下了以下這許多看不見的成本:
- 交通運輸的碳排放
- 運輸過程中的冷藏、冷凍所消耗的能源
- 運輸過程中的食物耗損: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碰撞不美觀、運輸過程太久腐敗......等。
這些成本從單一食物以及其價格無從得知,但這些成本卻慢慢在環境中發酵,二氧化碳濃度逐年升高,溫室效應帶給我們的影響一年比一年的明顯,環境所產生的現象似乎在提醒我們該做點什麼?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我們可以做的事:
每一次消費,都是你對未來生活投下的一票
當你去市場買雞時,除了看看肉質外觀是否新鮮外,也記得找找看、問問看雞來自哪?又是如何生產的呢?而除了像進口雞這樣高食物里程所付出的代價,其他食材生產的過程還包括了好多不同的選擇,例如:有機農作物、快樂雞蛋、永續海鮮...等。生產者的選擇有大半來自市場與成本的考量,因此消費就能產生左右方法的影響。有人說:「我們的每一次消費,都是在跟世界溝通我們想要的未來。」讓「好」的食物不只好吃還要對環境更好~從選擇年夜飯開始關心我們的土地與所食!
2017年快加入內雙溪自然中心,一起關心土地吧!
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
2017年快加入內雙溪自然中心,一起關心土地吧!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 台灣人日吃25萬片雞排 麥當勞加入戰場
- 食物里程概論
- 手心裡的森林 --可食地景工作假期(2016)
- 【活動花絮】 造出一個健康「食」、照顧「土」的可食地景(上)(2015)
- 【活動花絮】 造出一個健康「食」、照顧「土」的可食地景(下)(2015)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