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雙溪自然中心 行事曆

環教課程預約專線:02-2368-0603 #22 環境友善種子 謝小姐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09:00-17:00(中午12:00-13:30是休息時間喔!)
園區開放管理資訊:02-2759-3001#3312 廖小姐
志工導覽預約專線:02-2759-3001#3312 廖小姐

[活動花絮] 這回,讓我們用綠手指來玩泥巴 (下)

  上回,我們用綠手指玩泥巴,小編曾經提到,形成生態池有三大元素是:「土、水、(水生)植物」,更重要的是這些元素搭配過後的樣貌!我們玩過土(泥巴),這次要帶大家回顧的是如何因地適宜的帶入植物呢?而這三大元素又應該如何完美搭配呢?這項學問不僅僅是一個池子的營造,更是許多小生物們的家,一起看看學員們幫植物們搬家,營造生物棲地的過程吧!

動動綠手指,幫植物們搬新家~營造健康的水生棲地!

認識水生植物

  在植栽搬遷的過程前,先來瞧瞧水生植物的習性吧~以免把植物搬錯家了!水生植物依著植物開花時,葉片與水面的距離與習性可分為:漂浮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濱水植物共五種!這五種類型不但增添了池子的生氣,也是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水池邊的植物可以提供固沙、固土的功能;水中的植物則可以淨化水質,提供小生物們棲息.....等,因此在水生池的植栽搭配可是有著種種考量,跟著小編挖寶去囉~


圖片來源:農村社區生態環境營造知識平台
http://ruralecology.swcb.gov.tw/Sys/GE-PoolSort.html
藉由室內課精闢且生動的講解,除了用簡報解說外,也帶來分布在園區各地的水生植物,讓學員們觸摸、感受並分辨不同習性的水生植物構造!原來,漂浮植物有的有茸毛、或者防水層,才能自然的在水中漂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植栽其實都藏有大大的學問~

  除了依習性分類外,水生植物也常被劃分成「原生種」、「外來種」兩大類,為什麼要特別區分呢?因為水的流動性,常常讓太過強勢的外來種遍佈各地,影響了原本生存其中的生物,因此這成為棲地營造、維護的重要課題!從這場室內課中瞭解,選擇的重要性~這也才能讓下午的植物喬遷大典能更加圓滿。
看~學員們好奇的一探究竟,瞭解不同植物的生存特性,和生態棲地中所有扮演的角色。

植物們搬新家~

  隨後,便是學員們走進自然環境一探究竟的時間了!倘佯在自然之中的教學中心,到底躲藏了多少水生植栽呢?走~跟著小編繼續往下追探吧!

  積水的花盆裡,不只提供樹苗的生長,也來了許多的不速之客:浮萍、萍蓬草的駐足,讓原本靜置的水面顯得更生氣蓬勃;因為岩壁滲出的水造成草坪上積水,乍看之下是個擾人的麻煩,卻成為魚腥草的家;除了這些意外的嘉賓外,當然免不了去台灣池挖寶囉,那兒居住著更多的寶貝,諸如:紅辣蓼、芋頭、三角剪......等。
  

  藉由深入自然的尋找,我們盡力尋找台灣原生種,並避免掉強勢的物種,希望賦予改造後生態溝渠有著更重要的使命,從撈、挖......等動作中,學員們小心善待植物們,期待他們新居落成後也能好好的長大。
小花盆裡,居住著許多的生命;不確定它們怎麼來,但卻營造出這裡的生機!
學員們細心撈出水中浮萍,一起期待他們帶給另一片溝渠生機吧~

長年積水的草坪,帶給魚腥草另一片天空,在挖拔的過程中,味道是如此的刺鼻,
它除了是水邊的鄰居外,更是菜盤子裡的美味佳餚阿!

台灣池佈滿著滿滿的人厭槐葉萍,之所以人厭,
就像你們看到的,連一個空間也不留的佔滿,時常造成生態中的大災難,
因此這次我們並不考慮遷移這些厲害的角色,而是發掘池邊努力生存的植栽們!
尋尋覓覓了一番,把它們禮貌的請來,接著就是住入新家啦!也是讓學員們發揮早上室內課所學的時間,考量每個植栽的特性、水路的流暢,以及動物棲地的營造;期帶著過長沙,可以附著邊坡,讓池邊的土壤能更加穩固;期待紅辣蓼的粉紅小點能為這裡的綠增添一些色彩,每一個植栽都有的它的功用與學員們的期許,因此這項任務變得更加謹慎與尊重。

辨識種類、瞭解植栽特性,依照特性栽植,
看~學員們專注的神情,植物們搬新家可是件神聖的大事呢!

教育孩子們對待生命的態度,水正是孕育所有生命的開端~
大家辛苦努力的生態溝,就快要完成了呢!

重獲新生的生態溝渠~

  經過兩天的努力,生態溝的拓寬、踏實、石頭的重整,加上最後植栽的住入,終於完成這項整治工程,20幾個人的協力,很辛苦卻也帶來不少收穫,看大夥們的笑容就知道,雖然池子因為擾動水仍然混著;新栽種的植栽也尚未展開它們的生機盎然,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些喬遷的新生命,帶給這不同凡響的改變吧!
  悄悄的已經有新貴賓回到著池子與我們共舞了!你,有看到嗎?希望這裡可以成為更多小生物的棲地,帶給更多人們啟發與想像~

.......別走開,接下來還有東西要分享呢!

新貴賓-小澤蛙入住囉!讓我們一起期待,更多小生物吧!

走訪、設計水濕地~

  大家已經跟著小編一起瞭解什麼是濕地,而「土壤」、「植栽」、「水」怎麼完美的搭配,從上課、討論、實作中更清楚這濕地裡的奧秘,當然,濕地不只是這樣,因此接下來,就由學員們一起集思廣益,藉用所學規劃中心的其他濕地囉!

  規劃設計有別於施作的要領,怎麼「調查」、「評估」跟「建築構想」又是另一項學問!講師們帶領大家,解說園區其他生態池的功能與樣貌特徵,由學員們藉由這幾天的學習提出建議,學員們從形狀影響生物棲地、水生推移帶的長短、周邊環境的影響...等方向去思考改善!也許天馬行空、但從學員們的問題宇建議中發現,大家開始去幫動物、植物以及整個環境做思考!生態池的構思不在只是這些東西的組成,而是每個關鍵要素之間的關係。

觀察生態池的樣貌,一起集思廣益提出改善建議的方向。
畫下心中的想像,也許這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的可能~
學員們熱烈的討論,有的用可食的水生植物做為主題設計;有的假想自己是小動物營造生態棲地;有的則是想淨化周邊的水質,讓這池子有更重要的責任。生態池可以是什麼,變得更多樣,除了從人的角度去思考外,也有更多不同切入的方向,這也就是這活動想帶給大家的:學會更多面向的思考、分享與珍惜自然資源,讓生態池開始有生態的功能,你是否跟小編一樣也開始躍躍欲試了呢~

熱烈的討論,確定主軸、集合想法、分享經驗,規畫設計就這麼開始了!
水要怎麼來怎麼走,水的流動是關鍵的要素~ 
年輕學子們的想像,希望將生態池結合自然環境,營造更多小動物們的家!
你們居家附近、學校校園也有生態池嗎?趕快去翻翻書、看看案例,跟著我們一起觀察、發想身邊的濕地吧!